• 新闻速递
位置:首页 > 学苑动态 > 新闻速递
  • 作者:科研处时间:2023-6-2
  • 2023年5月25日至26日,由辽宁教育学院主办的辽宁省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新课程新教材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金普学校举行。来自辽宁省内百余所高中的六百余名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5月25日】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金普学校黄启成校长为本次活动致欢迎词。

    【辽宁省教育学院教研员杜德林老师致开幕词】

    【本次教研活动由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刘艳华老师全程主持】

    活动首先展示了四节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课例。

    第一节是由抚顺市第一中学的王迪老师讲授的《探寻作文之策,闪耀思辨之光》。王老师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走与停”“简与繁”的事例作为教学案例,带领学生开展思辨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与实践中明确作文事例选取时对立与统一的内在逻辑。

    第二节是由锦州中学的杨光老师讲授的《学会阐述观点》。杨老师针对在论述类写作中观点阐述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讲授。课堂旨在让学生明确阐述观点的内涵、学会使用“回溯”的阐述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写作意识。

    第三节是由盘锦市高级中学赵宇强老师讲授的《构建论点与论据的强链接》。赵老师以紧密贴合生活实际的问题——“读屏是否意味着碎片化的浅阅读”为切入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论证材料,让学生自由选择论点和论据来进行论证,并及时地进行过程性指导。在热烈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提炼论点和恰当组织论据的写作方法。

    第四节是由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金普学校任中宝老师展示的课例《演讲稿的写作》,这是一节实用类作文写作课,对标必修下第五单元演讲稿的写作任务。

    为了让学生从演讲的目的、场合和对象等方面把握演讲稿写作的针对性,任老师创设在班级做主题演讲的情境任务,学生从若干话题中自由选择,小组协作,有讲有评,教者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生回馈课堂更多热情。

    课堂上,无论是“淄博烧烤”的现实关照,还是“传统节气”的文化自信等等,无不体现出教师设计的别出心裁和学生平时的良好学养。学生用心思考生活、关注社会与传统,纵谈天下事,展现了年轻学子该有的模样。他们的发言充满睿智的理性思辨,也具有真诚的人文情怀,一次次精彩点评,展现出他们深刻的理解能力、精准的鉴赏能力和合作分享、探究研讨的团队精神,而这些正是二十四中学金普学校“求真尚美”良好校风的深刻体现。

    最后环节,任老师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了一场即兴演讲,让学生在感受运用语气、语调、表情和肢体语言等外部技巧调动现场氛围的同时,更加深刻地领悟演讲稿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人性闪光才是最能打动说服观众的内在灵魂。

    无论是课堂内容的确立,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任老师都努力追求技与道的结合,形与质的适切,就像任老师本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下午,全体与会老师共同观看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大教研活动展示与观摩活动的录制视频——东北育才学校刘硕老师的《打捞书信的真实之美》及作文教学教研活动。刘硕老师从四个角度对书信写作的真实之美进行了深刻讲授——细节打磨真实、亲历体认世界、独立透视情理、人性追求永恒。随后,庞雪、杨冠、高波、董婷婷、李志军、徐涛、王超等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

    教研员杜德林老师对今天每节示范观摩课均进行了细致的点评,指出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与时俱进,努力学习,要不断提高思辨能力,只有教师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才能指导学生进行思辨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杜老师总结道:“开展语文大教研活动,目的就是加强学习,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帮助学生构建自我表达话语体系。”

    【5月26日】

    第二天的教研活动邀请到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余党绪老师为大家做讲座。余党绪教授是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资深教师,他在语言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本次讲座余老师紧紧围绕“议论文的核心是说理,说理的核心是思辨,思辨的核心是基于事实与逻辑的分析论证”的主线展开讲解。余老师提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写作中,要培养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习惯。

    余老师透过对高考议论文写作实质的深入探讨和深刻反思,指出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清晰、求真、谨慎、辩证、开放的思维习性。讲座圆满结束,与会教师受益匪浅,对于如何指导学生提升写作能力有了新的思考和启发。

    路漫漫其修远兮,此次辽宁省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新课程新教材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必将为我省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新教材教学改革的征途上注入强大活力和新鲜血液。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背景下,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金普学校亦将继续大胆探索实践,创新课堂教学,不断开创新时代新课程新教材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