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成长天地 > 社会实践
  • 作者:科研处时间:2025-5-19
  • 五月的海风轻拂滨城,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金普学校的师生们迎着春日的暖阳,开启了春季社会实践的旅程。本次活动的第一站是充满异域风情的东港威尼斯水城,第二站则是被誉为“海洋文化窗口”的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城市魅力,探索自然与科技的奥秘。

     

    清晨的威尼斯水城,欧式建筑倒映在碧波之上,石板路蜿蜒延伸,仿佛将我们带入了意大利的童话世界。这里不仅是拍照打卡的胜地,更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典范。水城的咖啡厅、西餐厅点缀其间,海风裹挟着咖啡香,同学们在此小憩时,还能远眺海面上驶过的游轮与起飞的航班,感受“东方威尼斯”的独特浪漫。

    接着,同学们走进国家5A级景区老虎滩海洋公园,开启了一场融合生态探索与科技魅力的奇幻旅程。在极地馆与憨态可掬的企鹅、灵动的白鲸相遇,震撼的海豚表演让人惊叹自然的智慧;欢乐剧场内,海狮与海象用滑稽跳水和高难度动作点燃全场笑声,传递人与自然共生的温情。穿过珊瑚馆的“海底隧道”,300余种珊瑚与热带鱼群在声光交织中绽放神秘色彩,互动实验室与触摸池让知识跃然指尖。球幕影院以5D技术带大家“飞越”大连山海,浪花触感与城市全景视角,将科技与人文的碰撞推向高潮。海兽馆里,海豹拍打水花的野性活力与保育员的生动讲解,揭开了海洋哺乳动物的生存密码;踏入鸟语林,火烈鸟群掠过湿地,鹦鹉科普互动展现生物多样性的奇妙。同学们在欢笑与惊叹中,收获的不仅是海洋奥秘的认知,更是守护蓝色星球的使命共鸣。

    《梦回塔希提》的表演,恰似人类写给海洋的抒情长诗。

    欢乐剧场内,海狮尾鳍击打水面的节奏与驯养员的哨声交织,海兽馆露天池中,斑海豹身伴清波嬉戏。这些海洋生灵展示的“智慧”,在掌声雷动中引发更深层的叩问:人类究竟是在欣赏造物主的神奇,还是在度量自身改造自然的能力?穿过球幕影院穹顶时,《飞越大连》的数字化镜头正掠过星海湾跨海大桥的钢铁弧线,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光影中,我忽然读懂这座滨海之城的精神图谱——从威尼斯水城的文化移植到海洋公园的生态再造,本质上都是人类对自然法则的探索与尊重。

    幽蓝光影里的珊瑚馆,海平面下几十米的妖艳水母触手可及,珊瑚与狮子鱼相映成趣,小丑鱼在清透玻璃后逡巡。不远处鸟语林的双角犀鸟昂起头颅,丹顶鹤展开双翼,人工营造的生境与自然野趣形成微妙对照。暮色降临时,二十四中金普学校的旗帜在观景台猎猎作响,这一刻的晚风里,我触摸到了生态文明的真实温度。

    归途中回望东港的霓虹,海水正轻抚着防波堤上的人工礁石。威尼斯水城的拱桥与老虎滩的海兽馆在暮色中渐次隐去,但胸腔里激荡的思考愈发清晰: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阶,都应以更深厚的谦卑为底色。当大连的碧海成为生态叙事的稿纸,我们这代人的笔锋,注定要书写敬畏与理性并存的篇章。

    【高一2班于传奥】

    不期而至的小雨仿佛提前拂去心中的尘埃,以澄澈的心灵莅临期待已久的研学活动的我们,自然收获颇丰。

    在东港停车的短暂停留,是一闪而过的亮点。大家都拥到水城里,人满为患,白天的景色属实无趣。所以我们三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剧院的方向狂奔,打卡了马拉松的起点,“大连欢迎你”的绿色大球以及海上矗立的红色和白色灯塔。那天海边的风很大,我们为独一无二的路线沾沾自喜,并沿着马拉松的赛道一路跑回集合地点。

    在老虎滩里的第一个馆极地馆里的经历是最丰富的。我们看着人流大多沿着常规路线一个一个地方走,我们另辟蹊径——避开人群,由终点处餐厅的位置往入口的方向观赏,实在的,被巨大水箱禁锢的海洋动物并没有成为我们视线内的焦点。它们无助的游动和近乎躺平的姿势让我们徒增压抑——我们似乎并没有感受到生命本该拥有的灵动。吸引我们的却是玩偶、蜥蜴和蛇。馆内的玩偶制作精美外表可爱是不消说的,趣味十足的爬行动物似乎在诉说着它们生活中的惬意,除此之外,我浅尝着客串了摄影师一职,其中的一些照片,我将它们重点收藏起来,以彰显一日摄影艺术家的灵感。

    不得不说,塔希提岛的表演及后来的海狮表演精彩绝伦,可是有一种梦逝的感觉,并未带来轻松和快乐。反而是中午自由的时间,回到了与同学们之间相处的本真的感觉,远离繁冗的人群,我们选择在林荫下的木长椅上消磨中午时光。林间的微风,伴随着树叶疏蔬落落的声音,我们在自然的眷顾下谈天说地,分享着带来的零食,回归本来近乎自然的交流,比带有目的性的观光舒适多了。

    在丰富我们情感价值的同时,我们通过实地参观珊瑚馆、极地馆、鸟语林等场馆,近距离观察海洋生物多样性,了解极地生态、鸟类习性及濒危动物保护知识。此次研学让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无边界”的真谛。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树立了保护自然的使命感。正如活动中所见,珊瑚馆繁育实验室的科研精神和极地动物的生存现状,让我明白:探索与守护并存,才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方向。

    纵观整场研学活动,大的情节并不总是能得到我们的共鸣,反而是旅途中的细节激动人心。快乐且富足的密码是藏在生活中的小确幸中的,是另辟蹊径时无人踏足的风景和不期而遇的欢愉。

    【高一3班刘禹涵】

    水城絮语与深海密语

    暮春的晨光斜斜地晕染着渤海湾,海风携来咸涩的问候。我们总在低头赶路,而今天这次春游,是一次仰望水城倒影与水族馆幽蓝的美好机遇。

    水城的石桥将倒影折成两段诗行,阳光洒满水面,惊起粼粼的金箔。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伫立在河道两旁,在春风中站成永恒。同学们的笑语坠入河道,被一张张合影定格在时光的罅隙。置身这座以威尼斯城为蓝本,贯穿200多座欧式建筑的水城,仿佛来到了异国他乡,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水城故事。

    时光在不经意间悄然溜走,不知不觉间到了下一个景点——老虎滩海洋博物馆。我们仿佛来到了一个蓝色世界。企鹅俏皮的步伐在我们眼中烙下印记,水母伞盖在蓝光中舒展成透明的诗篇。当白鲸在玻璃墙的另一面上下游动,它银白的脊背上,仿佛溅起银河。海豚跃出水面划出的弧线,恰似生物课本里DNA链的完美解旋。海豚海狮等海洋精灵在表演中体现出的智慧,让我体会到自然中生命的美好与珍贵。

    站在水族箱前凝视成吉思汗鱼,恍若目睹远古文明的遗骸。这种源自湄公河的鱼鲶,曾以吞食鳄鱼的霸气气贯江河,如今却在人造蓝光中机械巡游。河流污染与人类的滥杀,都在鱼群游弋的波纹中留下阴影。每一种像成吉思汗鱼这样濒危物种的消逝,都是人类文明自传中撕去的一页,是原本多彩世界里消退的一抹色彩。

    站在全景海底隧道,鳐鱼拖着裙摆式的尾鳍掠过珊瑚丛林,小丑鱼在海葵丛中穿梭,斑马鱼群来回游动——原来教科书上的每一个文字,都是游动的生命在纸页中洄游。当蝠鲼展开双翼遮蔽整个视野,38亿年前萌发的生命密码,此刻正透过玻璃展柜,与年轻的心脏产生共鸣。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活动中同学们体会到分享食物的乐趣,领悟了团队协作的精神。当在活动尾声有同学掉队能够被同学们第一时间发现时,我忽然读懂了“我们”的重量。这次春游就像一块磁铁,将46颗心吸成完整的圆。原来所谓的集体,就是跌倒时伸来的手,是汗涩的双肩彼此相靠的温度,那些相处中的点点滴滴,都见证着一年三班这颗跳动的心,永远同频共振。

    归途的大巴在这斜阳中奔驰,海浪声渐渐隐入将至的夜色。人类用大理石复刻威尼斯的神韵,而海洋馆的玻璃展柜后,贮藏着比任何人类文明都古老的史诗。这场春游不只是地理坐标的位移,更是站在了陆地与海洋的交界处,历史与现在的分界点,窥见大自然赋予的生命长卷中的惊鸿一瞥。

    【高一4班逄恩河】

    探秘海洋世界,践行科学求真

    在这个充满求知欲的年纪,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有幸参与了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的研学活动。这次研学并非简单的游览,而是一次将课本知识与现实世界深度融合、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探索海洋奥秘的宝贵经历,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素养。

      一、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

    在前往老虎滩海洋公园之前,我和小组成员共同确定了研究主题——“海洋生物的生存智慧与生态保护”。为了让研究更具针对性和深度,我们通过图书馆查阅专业书籍、在学术数据库中搜索论文,以及观看海洋科普纪录片等方式,初步了解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海洋生物的分类及独特生存技能。同时,我们还制定了详细的研学计划,明确了在海洋公园内需要重点观察和研究的区域,如极地馆、珊瑚馆、海兽馆等,并设计了观察记录表和采访提纲,为实地研究做好充分准备。

      二、实地观察与数据采集

    踏入老虎滩海洋公园,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海洋王国。在极地馆,我们近距离观察到了憨态可掬的企鹅和威风凛凛的北极熊。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企鹅独特的身体结构——短小的翅膀和流线型的身体,使其在水中游动时既灵活又高效;而北极熊厚厚的脂肪层和保暖的皮毛,帮助它们在寒冷的极地环境中保持体温。我们详细记录下这些生物特征,并结合之前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思考这些特征与生存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关系。

    在珊瑚馆,五彩斑斓的珊瑚礁群让我们惊叹不已。我们利用手机拍摄照片和视频,仔细观察不同种类珊瑚的形态、颜色以及它们周围生活的小鱼、小虾等生物。同时,我们向讲解员请教珊瑚的生长习性、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目前面临的威胁。讲解员告诉我们,海洋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温度上升等问题,正在使珊瑚礁面临白化甚至死亡的危机。我们将这些信息认真记录下来,为后续的研究分析积累了丰富的数据。

    在海兽馆,我们观察海狮、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的行为,发现它们具有较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通过与饲养员的交流,我们了解到这些海兽的训练过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海洋生物的认识。

    在鸟语林,我们仿佛置身于鸟类的天堂。各种各样的飞鸟或在空中自由翱翔,或在枝头欢快啼鸣。我们观察到鹦鹉不仅羽毛色彩艳丽,还能模仿人类说话,通过与饲养员交流得知,这源于鹦鹉发达的鸣管和舌头结构;火烈鸟细长的腿和脖颈,使其能够在浅水区优雅觅食和栖息。我们用相机记录下这些鸟类的独特姿态,同时思考鸟类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关联,比如部分海鸟在海洋生态链中作为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双重角色,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

    三、小组研讨与分析总结

    研学活动结束后,我们小组多次开展线上和线下会议,对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我们将观察到的海洋生物的生存智慧进行分类总结,如身体结构适应、行为适应等方面,并结合生态学知识,探讨这些智慧在维持海洋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同时,针对我们了解到的海洋生态面临的问题,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思考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研讨过程中,我们还参考了更多的学术资料,对比其他地区海洋生态保护的成功案例,尝试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保护建议。而鸟语林和VR极限飞球的经历,也为我们的讨论注入了新的思路。我们意识到生态保护不仅局限于海洋生物,还应涵盖整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VR技术等新兴科技手段,或许能在生态保护的科普宣传和教育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激烈的讨论和思维碰撞,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海洋知识的理解,还学会了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素养的提升与感悟

    这次研学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研究性学习的魅力。在整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自主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如何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和整理资料,如何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让我能够主动地探索知识,培养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通过对海洋生物生存智慧和生态保护问题的研究,以及在鸟语林和VR极限飞球中的独特体验,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整个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不仅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也让我明白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从自身做起,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积极宣传生态保护知识,利用科技手段创新宣传方式,为保护我们的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研学活动,是一次知识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一次学习素养的全面提升之旅。它让我在探索海洋与生态奥秘的过程中,收获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坚定了我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高一5班侯文嘉】

    随春好,春与人宜。期中考试结束,抱着散心的态度,我踏上了春季社会实践之旅。第一站,东港。班级解散,自由组合出行。我和姜同学一同前行,我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绝佳拍照地点:一面镜子。镜子里映着一切美好和开心的事物,海水的波涛,形状奇异的龙柏,还有我与我的好朋友。我惊叹于我的发现,她说我是她的御用摄影师。我们的脸上是掩不住的喜悦,这趟旅途从这真正开始。

    第二站,极地馆。海豚表演前,可以在大屏幕进行互动。最开始只有几条,后来铺满整个屏幕,多到传不完。大家诉说着对老师们的喜爱,玩班级里的梗。回到家后,我点击公众号看下一场海豚表演的互动,不再有少年们清一色无拘无束,无所顾忌的话语,而是成年人各自的愿景、对子女的期望。这种莫大的转变让我想到了其他游客的那句“年轻真好”。是啊,正是因为年轻,我们才能这么热血沸腾;正是因为年轻,我们才什么都敢想敢试。这就是我们一生一次、永不回头的青春。

    终点站,鸟语林。郁郁葱葱,涓涓细流,唯独听不见鸟鸣。被拉上舞台表演算术的鹦鹉,被紧闭在方寸空间的鸟类,面对日复一日的日子,你们在想什么呢?动物园设立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动物,而禁锢本身却又在扼杀它们的天性。动物们应生活在属于它们的天地里,拥抱自然,融入自然,而不是被人为控制和束缚。如何在走近动物、了解动物以及尊重动物天性,还动物以自由空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是人类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我多么希望,人类与动物相处的过程,是一种双向奔赴,彼此快乐的过程!我深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我喜欢旅行,旅行把我扔到一个新的环境,让我得以重新审视我与自我、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老虎滩我曾经去过,摸索着往日的记忆,我有了新的体验与心得。这次春游注定是我高中生活中的一个特别的经历,它将被我珍藏在记忆里,永远绚烂。

    【高一六班王清哲】

    大连老虎滩是集海洋文化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研学圣地。我将从所见所闻出发,结合海洋知识与文化体验,展现这次研学带来的独特感悟。

    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气息掠过耳畔,大连老虎滩的研学之旅在我的记忆里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当双脚真正踏入这片承载着自然奥秘与人文故事的土地,我才发现,这不仅是一场与海洋的亲密接触,更是一次对生命、生态与文化的深度思考。

    在极地海洋馆,我仿佛穿越到了地球的两极。白鲸优雅地摆动尾鳍,划出一道灵动的弧线,透过巨大的亚克力玻璃,它那澄澈的眼睛仿佛在诉说着深海的故事。企鹅们摇摇晃晃地踱步,时而一头扎进水中,展现出与陆地上截然不同的矫健身姿。最令人震撼的是北极熊,庞大的身躯在水中自如穿梭,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极地生物强大的适应能力。这些来自极地的精灵们,以鲜活的姿态颠覆了我以往从书本上获取的认知,让我明白每一种生命都有其独特的生存智慧,也让我对广袤的大自然充满了敬畏。

    漫步在珊瑚馆,五彩斑斓的珊瑚群构成了一个梦幻般的海底花园。形态各异的珊瑚如同海底的植物,随着水流轻轻摇曳,有的像鹿角般舒展,有的似花朵般绽放。然而,讲解员的一番话却让我陷入沉思。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污染等问题,珊瑚正面临着严重的白化危机。那些美丽的珊瑚,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就会消失不见。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海洋生态系统是如此脆弱,而人类的每一个行为都可能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保护海洋环境,早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承担的责任。

    除了丰富的海洋生物,老虎滩的传说也为这片海域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相传,很久以前,一只恶虎经常在海边伤人,一位勇敢的青年为了保护村民,与恶虎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将恶虎打死,自己也因伤势过重而牺牲。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就把这片海域称为“老虎滩”。这个传说不仅展现了人类与自然抗争的勇气,也让我感受到了大连人民对正义与英雄的崇敬。它像一条纽带,将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让我在领略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脉搏。 此次老虎滩研学,更像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在与海洋生物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观察与思考;在聆听生态保护的讲解时,我树立了环保意识;在了解当地的传说故事时,我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这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更让我明白了自己与自然、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当夕阳为老虎滩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我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思考踏上归途。这次研学之旅,让我对海洋有了更深的热爱,也对未来有了更多的责任感。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守护这片蔚蓝的海洋,让老虎滩的美丽永远延续下去。

    【高一7班何悦畅】

    春之韵,学之行

    在这万物复苏的春日,站在大连老虎滩极地馆的玻璃幕墙前,我的呼吸不自觉地与白鲸游动的节奏同步。这个瞬间,春季研学活动从单纯的知识获取升华为一场震撼心灵的对话。作为廿四金普的学生,从东港的壮阔海景到老虎滩的极地世界,我触摸到课堂之外的鲜活知识,产生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抵达大连东港,映入眼帘的是开阔的海景与现代化的城市风貌。漫步在海边,海风轻拂面庞,带来丝丝咸涩的气息。东港商务区那一座座造型独特的建筑,彰显着大连作为现代化港口城市的活力与创新。我也认识到,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依赖于自然资源,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和开放包容的胸怀。

    如果说东港展现了城市的进取姿态,那么老虎滩海洋公园则为我们打开了探索自然奥秘的大门。踏入极地馆,仿佛穿越到了冰雪覆盖的南北极。企鹅们排着队摇摇摆摆的地跳入水中,灵活的身姿与陆地上的笨拙形成鲜明对比;北极熊慵懒地趴在浮冰模型上,庞大的身躯却透露出一丝憨态。最震撼的是珊瑚馆中的海底世界,柔软的珊瑚随着水流舒展,如同盛开在深海中的花朵;色彩斑斓的热带鱼穿梭其间,编制出流动的彩色画卷。我通过上网查询了解到,珊瑚对于水质极为敏感,一片健康的珊瑚礁能维系无数海洋生物生存。我明白,人类与自然的命运紧密相连,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的责任,更是关乎未来的生存课题。

    最让我难忘的是海洋生物表演。海豚、海狮、海象等在驯兽师的引导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高难度动作,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享受,更是对我们的一次认知重构。它们教会我用敬畏之心看待所有生命先试试,理解人类在生存系统中的位置。当海豚跃出水面划出完美弧线时,我看到的不仅是精湛的技艺,更是生命本身的奇迹。这里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真正的教育不仅在书本中,更在与世界的真实相遇里;不仅在于获取知识,更在于培养对万物联系的深刻认知。

    这次春季研学活动留给我的不只是一沓照片和笔记,也在我心中埋下了些许种子——对自然的更深刻理解;对生命的更纯真尊重,以及对人类责任更清晰的认知。这便是这次研学之行给予我的最珍贵的收获。

    高一8班孙邈歌

    大海势回环,虎口丛山,白头波浪涌潺湲。2025年5月10日上午,我校高一高二全体学子齐聚一堂,等待着这次集科技探索与自然保护为一体的研学之旅。出征的号角点燃了廿四少年们的探海之梦,且看他们青春的面庞,洋溢着蓬勃的笑靥。

    晨光熹微,车队来到了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东港。同学们翘首以盼,浩浩荡荡地走下客车。在导游的指引下涌入威尼斯水城。轻柔的海风抚平了日常学习的疲惫,美轮美奂的欧式建筑恰似温柔的写意画,点缀着这美好的春日时光。穹顶,罗马柱,尖顶塔楼,一切在不言之中饱含着城市一颦一笑的浪漫。我们兴奋地举起相机,记录下了这些精彩的瞬间。笑声此起彼伏,我们宛若乘风而来,给这略显清冷的雨霁早晨,带来了千树万树花盛开般的美好。

    对绿意盎然的水城还依依不舍,我们已然登上大巴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老虎滩海洋公园。一切是那么的清新,让人心旷神怡。我们走进极地馆,与北极熊“亲密贴贴”;我们坐在表演场上,看海豚伴随七彩灯光飞跃水面,扬起欢乐的水花。鸟语林里流水潺潺,我们站在葱茏绿意里,目睹百鸟齐飞;菱角湾码头畔,金灿灿的光墨的粒子照在少年的脸上,亦照亮了少年一颗亲海爱海的心。时间匆匆流逝,转眼间便到了回程的时刻。坐在大巴车上的我们,身虽疲惫,心里却是充实的——丰盈着与海洋生物亲密接触的快乐,闭上眼,仿佛仍能看到飞扬在空中,在阳光下迸射出五彩光芒的水花。

    这次研学活动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缓解了学习的疲惫,更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之间,培养了同学们善于求索的精神和尊重自然的态度。“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探访万物生存的密码,找到和谐的相处之道,我们方能以人类应有的姿态,认真地拥抱这个世界。同时,共同合影留念,互帮互助……这都让同学们在彼此的接触中,重新品味了友谊的真谛。这次欢乐的研学活动,终成为了青春岁月里闪闪发光的一页。每每回望,都带给我们一路前行的力量。此刻,春意暖,花盛开,我们拥抱着精彩的过往,奔赴未来的一路芬芳。

    参与此次大连威尼斯水城与老虎滩研学,我们都收获满满。在威尼斯水城感受欧式浪漫与建筑的魅力,于极地馆惊叹海洋生命的奇妙,在球幕影院穿梭于大连的地标性建筑之间。这次研学不仅拓宽了眼界,更增进了同学情谊,是一次难忘的成长之旅。

    【高二2班赵依彤】

    听鸟语问花香,感受春天气息。此次研学活动中,我们看海豹表演、海豚表演中驯养员与动物的默契互动,每个动作都藏着长久的信任与陪伴。这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生命与生命间跨越物种的美好联结。漫步极地馆,每只动物都有独特的生存智慧与生命韵律,这些鲜活的生命提醒着我们,地球因多元而精彩,守护它们的栖息地,就是守护这份珍贵的生命之美。

    【高二3班王皓辰】

    海豚跃出水面的瞬间,溅起的水花打湿了我们的校服,笑声和惊呼声此起彼伏。企鹅的“立正”,北极熊的互动,引得大家咯咯直笑。这些奇妙的海洋生物让我们大开眼界,也让我们思考:它们值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这次春游不仅收获了快乐,更让我们懂得了:人类与海洋,本就是温柔相待的朋友,我们应珍惜与这些海洋朋友和谐相处的时光,保护海洋动物。

    高二4班付豪

    鸟语林、极地馆……一场酣畅淋漓的自然之旅裹挟着春的绿意盎然,伴着初夏的风荡清周身的燥热。经过了一年多的相处,高二四班这个充满生机活力的集体更加为此次实践活动增添了不少乐趣:风发意气而昂扬向上的小伙子们在风声里追寻摄影美学的艺术感,尔雅大方的姑娘们同样追随自然的脚步在光阴里刻下青春的茵茵绿意。愿他们带着春的喜悦和夏的激情继而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

    高二5班管滨

    站在威尼斯水城的街道,哥德式风格的建筑让人感受到异域风情。来到老虎滩,扑面而来的海风裹挟着清凉。在各种博物馆中,我们观赏到了神奇的海洋生物;欣赏到了令人赞叹的动物表演,同时看到了同学们的热情。另外,惊险的VR体验也使我体会到了科技的力量,对前方的道路更加憧憬。

    高二6班胡晋硕

    在暮春与盛夏的交汇点,我们进行了高中生活的最后一次春游。于美景与美好的心情之中,我们进行了酣畅淋漓的社会实践活动。经过一天尽兴的游览观光,我们见证了威尼斯水城独具匠心的意式建筑风格,观摩欣赏了虎滩精彩的表演,也在鸟语林中发现了鸟类率性自然的天性所在,可谓是收获丰富。

    高二7班王姝煜

    春日研学行至极地馆,仿佛坠入蔚蓝梦境。晶莹的冰幕后,北极熊慵懒踱步,企鹅群如黑白琴键跃动于银白世界。白鲸剧场掀起高潮,六米长的精灵破水而出,尾鳍溅起的水珠折射着少年们眼里的星光。我们裹着同款校服挤在玻璃幕前,快门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都化作青春记忆里跳动的碎片——原来生命的辽阔不止于课本,而探索的欢愉,永远属于并肩眺望的我们。

    高二8班陈卿

    本次春游,我们探索了晨寂的大连威尼斯水城,观赏了从欧洲穿越到非洲的水上表演,用球幕飞越了城市上空;我们领略生命的多样和活力,也展现了青春的张扬和恣意。也许多年后还会想起,那些在场上热舞的他们,还有场外笑得无所顾忌的自己。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场跨越城市与海洋的实践之旅,让二十四中金普学子在行走的课堂中触摸到了世界的温度——威尼斯水城的砖瓦铭刻着文化交融的密码,老虎滩的浪花翻涌着生态文明的启示。当我们凝视海豚跃出水面的弧线、触摸珊瑚礁的纹理、聆听火烈鸟振翅的声响,那些课本上的文字骤然鲜活:保护海洋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指尖可触的责任;科技创新不仅是屏幕前的代码,更是让古老自然焕发新生的钥匙。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少年的热忱丈量大地:在团队协作中锤炼品格,在自然探索中沉淀思考,在文化对话中寻找身份认同。愿每一次出发,都能让青春与山海共鸣,让成长与时代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