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学苑动态 > 新闻速递
  • 作者:科研处时间:2024-4-8
  • 本期名师简介

        
           董柏鹤,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金普学校物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辽宁省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组成员。曾获金普新区优秀青年教师、市高中物理学科带头人等荣誉。曾获辽宁省中学理科实验教学能力大赛高中组一等奖、录制微课曾获东北三省重点协作校一等奖、并多次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研究,所撰写论文多次发表,并获奖。多次编写教辅资料《金考卷模拟题》《高中物理新课程能力与培养》《高考复习最后一套押题卷》等。

    告别答非所问 高效审题为高考助攻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金普学校 董柏鹤

    高中物理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必修的一门科学课程,对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对于高中物理考试来说,审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正确的理解和审题,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审题是解题者对题目信息的发现、辨认、转译的过程,审题一定要弄清题意,准确的审题是解题的基础,也是正确和迅速解题的前提。要想有效解决问题,关键要过审题关。对你所不理解的问题做出解答那结果是令人以遗憾的。解答一道问题前一定要准确把握题意,弄清楚已知数据,理解问题情景和命题人的意图。完成上述工作才是成功解决问题的基础。

     一.审题审什么 

    1. 审主体和背景

    对于一道物理问题,首先要明确题目中的主体,也就是谁是整个问题的核心。主体都有哪些特征,是否考虑质量,是否带电,能不能发生形变,体积是否变化。主体所在的情景也就是问题的背景指的是所在区域有无摩擦,有无其电磁场,是否有周围其他物体对它作用。审主体和背景就是对问题情境的熟悉过程,这一步成功的标志是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粗略描述问题。

    2. 审状态和过程

    明确了问题的主体和背景,接下来就需要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这时需要深入理解题目,要对主体的初末状态和问题主体所涉及的运动过程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准确指的是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准确理解和把握,全面指的是对隐含的运动过程和物体状态进行深入分析和推测。挖掘隐含信息可以从已知数量,题中图标,关键语句推理演绎,得到对解决问题有帮助的重要条件和信息。这一步成功的标志是头脑中形成清晰动态的物体状态和运动过程。在大脑中逐步将物理情境抽象为一系列独立而又不可再分的物理过程,从而初步理出解题思路。

    (1)阶段性:将题目涉及的整个过程适当划分为若干阶段;(这步就是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的综合应用,只要这个过程能准确的分析好,则问题基本上就会解决)

    (2)联系性:找出各个阶段之间是由什么物理量联系起来的;(比如上阶段的末速度,末动能是下一阶段的初速度,初动能,前一阶段后一阶段有那些物理量持续不变)

    (3)规律性:明确对象(个体或整体)在每个阶段遵循什么规律或整个过程遵循什么规律(电磁感应中的高考热点模型,比如单棒、双棒,线框等物理模型常用的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二.审题结束 

    审题结束过程也就是书写解题步骤的开始,审题结束的标志是能够脱离题干,在不看题干的情况下结合问题进行分析和书写过程。审题结束时一定要形成分析问题的草图,草图要尽量清晰准确,重要的已知信息可以适当标记在图上。由物理情境逐步建立清晰的物理图案或简单模型,使抽象复杂的问题形象化、简单化。

    下面通过几道高考真题举例说明一下如何审题和解题:

    总之,审题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要能力之一,所以,考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审题能力的训练,多积累各种物理情景、模型、关键点(临界、极值等),同时还要有耐心,不可急于求成,避免一些因马虎、粗心而导致的丢分现象。平时多做题多总结来养成细心思考,仔细审题的好习惯,克服死记硬背题型,机械模仿,生搬硬套,最后祝同学们高考审题,解题一切顺利,高考物理取得好成绩。